一、适用范围
扩散法适用于常温下为液体的有机标准气体的制备,如苯、甲苯、甲醛、乙醇等。扩散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利用混合气的连续流动来吹洗取样管路和仪器装置,而且可以将这些物质对气体的吸附作用降至最低程度。
二、原理和装置
扩散法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扩散池组合、流速和温度以提供蒸气相中所需成分的纯液相来稀释气体。所需组分的含量可达10-9~10-6。标准混合气体中微量组分以液态形式储存在一个合适的扩散池内,其蒸气沿着均匀的试管扩散,稀释气以已知流速通过试管另一端与组分气混合制成标准混合气体,通过改变稀释气流速可以获得不同的混合气体的含量。 扩散管式标准气体发生装置见下图

三、操作条件
任何一个用作初级发生器的扩散池都应标明微量组分和稀释气质量释放速率的数据,通过周期性称重可确定释放速率值,即用两次所称质量的差值除以两次称重的时间间隔。 使用恒温槽将扩散池的温度波动控制在士0.1℃以内,稀释气温度应保持恒定。 对通过周期称重确定质量流速的扩散池要保持整体系统的热平衡,这可以通过确保稀释气的流量稳定和温度的稳定而获得,稀释气温度可与扩散池的温度不同。
四、扩散率计算
扩散率是用精密天平称量扩散管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质量的损失而测得的,并按下式计算。

式中 Dr--扩散率,μg/min; m--扩散管的失重量,g; t--称量的时间间隔,min。 若已知扩散率Dr(实测值)和稀释气的流量,则可按下式计算标准气体的组分含量。
 式中 C--标准气体含量,μg/L Dr--扩散率,μg/min; F--稀释气体流量,mL/min; k--由气体的种类所决定的常数,k=22.4W×(273+t)×1273×P/760; w--组分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t--温度,℃ P--大气压,mmHg。
|